從辛亥建國起,至于己丑易幟,作為歷史主概念的民國不過短短38年,差不多算是中國史上執政時間最短的政權。不過,與歷史上那些短命王朝如嬴秦、蒙元一樣,民國也是文化最繁榮、藝術最多樣、言說最自由的歷史樣本之一。單以藝術論,這一時期誕生的大師之眾、名家之多、水準之高、形式之多樣,在整體上堪稱空前絕——到目前為止——后。
比較有意思的是,民國時期各逞風流的幾乎所有藝術流派,無論是京津還是嶺南或者金陵,最早其實都胎息自初期的海派,即從嘉道年間至于同光時期的海上畫派——姑且目為早期海派。關于海派的分期,歷來聚訟紛紜殆無定論,一般的認識是,從嘉道年間至辛亥鼎革視為早期海派、辛亥鼎革至今視為后期海派;后期海派通常又分兩段,辛亥至1949年及1949年至今,前段在藝術上尚葆有相當的獨立性和自由性,同時保持對其他藝術流派的源性,后段則已經喪失對其他流派的宗主地位,題材和風格都與其他流派漸次趨同。
因此,要考察民國藝術,無法繞開的是早期以降的海派藝術。這其中自然以所謂“朱任吳蒲”四家最為翹楚。四家各有創新、各有發展,對乾嘉以來流于纖巧媚世的畫風有相當程度的改造和矯正,不過就其對后世藝術的影響而言還是首推任伯年吳昌碩一脈。任頤(1840-1896)字伯年,山陰人,自趙之謙那接過藝壇領袖的重任,以一己之力挽流風于既頹,并以“蕭山四任”及后來的吳昌碩為中堅奠定了早期海派的藝術及社會基礎。
任伯年(1840-1896) 棲禽圖
鏡心 設色絹本
D:27cm
說明:陳任旸(1841-1911)上款。陳字寅谷,宜興人,擅金石文字、考據及書畫。
估價:RMB 50,000-80,000
任薰(1835-1893) 魏紫姚黃
立軸 設色紙本
32×48cm
估價:RMB 10,000-20,000
早期海派發展至同光年間,流派紛立,如過江之鯽,各顯神通,其中有名的如“萍花書畫會”等?!捌蓟〞嫊碑敃r在海上頗有時譽,并以所謂“萍花九友”馳名海內外,即吳大澂、顧若波、胡公壽、錢慧安、倪墨耕、吳徵、金心蘭、陸恢、吳石仙等人。九人各自擅長的題材不同,風格亦各不相同,或重金石之氣,或兼虞山之韻,或遠紹青藤白陽,但聚在一起,共同為當時的海上畫派催生著新鮮的藝術風貌。吳大澂(1835-1902)以封疆大吏而事楮墨,與趙之謙相呼應,別重金石,后開乃孫吳湖帆一徑;白下人吳石仙(1845-1916)擅長潑墨,從米家高家云山得意,而別開生面,令人耳目一新;錢慧安(1833-1911)則專注寫真,早年學仇十洲唐六如,又學改七薌費小樓,所作筆意遒勁神態嫻雅,頗有出藍之妙,程十發曾稱其為“海派藝術宗師”,不為謬贊。
同期還有一支是遠赴東瀛的中國畫家隊伍,以胡鐵梅等人為著。胡鐵梅(1848-1899)原籍安徽桐城,以畫梅著,與王冶梅并稱,王得汪巢林之瘦,胡則得其腴。后旅日,畫名益著,可惜天不假年,年過半百而卒。
吳大澂(1835-1902) 秋林策杖
鏡心 設色絹本
D:27cm
估價:RMB 40,000-60,000
錢慧安(1833-1911) 人物故實圖六屏
立軸 設色紙本
尺寸不一
出版:《現代中國書畫輯粹·蕭添福藏畫集》P33-34,臺中晨星出版社,1999年。
估價:RMB 60,000-80,000
吳石仙(1845-1916) 春江帆影
鏡心 設色紙本
43×159cm
說明:高培蘭上款。高培蘭字杏舫,貴州人,精于書畫鑒定。
估價:10,000-20,000
辛亥鼎革前后,海派發展的一個顯著特征是以藝助賑。1909年,由高邕、楊逸等人發起、吳昌碩參與創辦的“豫園書畫善會”,就是一個以書畫義賣、慈善濟世為主的組織,錢慧安被推為首任會長。一般認為,“豫園書畫善會”的成立,標志著海派書畫家的慈善活動已從民間自發活動演變為一種有組織、有計劃、有綱領的社會團體活動。該會以豫園為基地,借園中得月樓為會所,會員一度發展至兩百多人,匯集了當時海派書畫的幾乎全部名家,如錢慧安、吳昌碩、蒲華、楊伯潤、王一亭、張善孖等人。
繼任為善會會長的楊伯潤(1837-1911)原籍嘉興,卻從虞山派和董思翁得法,所作山水雋秀明媚、氣韻清麗,別具一格。王一亭(1867-1938)本名震,號白龍山人,祖籍吳興,海上著名實業家、慈善家及書畫家。王氏早年隨徐小倉、任伯年學,得其大意,后隨侍海派大佬吳昌碩左右,亦師亦友,漸轉向闊筆寫意,筆墨酣暢而設色濃艷,構圖講究而氣勢雄闊,在早期海派末期影響僅次于吳昌碩。
楊伯潤(1837-1911) 仿古山水冊
冊頁 設色紙本
23×28cm×10
估價:RMB 40,000-60,000
吳昌碩(1844-1927) 好樣
立軸 設色紙本
137×23cm
說明:日本回流,附原木盒。
估價:RMB 100,000-150,000
王震(1867-1938) 美意延年
立軸 設色紙本
138×34cm
說明:日本小嵨氏舊藏,小野氏題盒。
估價:RMB 40,000-60,000
與“豫園書畫善會”差不多同時成立的“海上題襟館金石書畫會”是另一個聞名海上乃至全國的書畫團體。不過,該會的成員與“豫園書畫善會”不太一樣的地方是它包羅了“善會”的會員,但更重要的成員則是前清覆亡后無處可去的遺老遺少,他們失去了安身立命之本,只能云集商品經濟最發達的上海,賣書鬻畫,以此度日。這一部分成員本身的文化修養極高,又身歷神州陸沉,各有悲歡,表現在書畫上也面貌風格紛呈,不一而足,形成早期海派書畫最后的輝煌。
題襟館的首任會長是汪洵,副會長為哈少甫。汪洵去世后,由吳昌碩繼任會長,哈少甫、王一亭任副會長。經常參加活動的會員眾多,有名的如:汪洵、吳昌碩、哈少甫、倪墨畊、王一亭、商笙伯、黃山壽、李瑞清、朱孝臧、陸恢、趙叔孺、高野侯、丁輔之、吳徵、曾熙、童大年、褚德彝、丁寶書、黃賓虹、賀天健、錢瘦鐵、趙云壑、王個簃、馬企周、洪畿等。
趙云壑(1874-1955) 仿江貫道山水
立軸 設色紙本
131×62cm
估價:RMB 30,000-50,000
黃山壽、姚鐘葆等 書畫三挖四屏
立軸 設色紙本
尺寸不一
估價:RMB 20,000-30,000
黃山壽、湯世澍 花鳥四屏
立軸 設色絹本
158×41cm
估價:RMB 100,000-200,000
陸恢(1851-1920) 破佛盦仿古冊
冊頁 設色紙本
32×36cm×8
說明:吳徵題端。
估價:RMB 45,000-55,000
這以后,海派開始進入“后海派”時代,吳湖帆(1894-1968)繼吳昌碩而為當仁不讓的海派領袖,其他則如“三吳一馮”、“四大花旦”之類,皆是此一時期海派中的佼佼者。與此同時,從早期海派中孕育生發而在他處落地生根的藝術形式也蓬勃發展起來,如經過居廉居巢的努力,在廣東開始形成有別于海派風貌的嶺南畫派,并由第二代高劍父陳樹人奠定獨特的畫派藝術風格;又有因金城北上京城、白石偷師老缶并以“湖社”成立為契機漸漸形成的京津畫派,組成了民國畫壇以海派為盟主(至少仍是形式上的盟主)各個山頭相呼應的特別藝術格局。
![]() 版權所有:廣東鳳凰拍賣有限公司 技術支持:汕頭盛大 |
![]() |
電話:0754-88366149 傳真:0754-88461807 郵箱:gdfhpm@qq.com QQ:2805521648 地址:廣東省汕頭市龍湖區榕江路5號設計大廈東梯2樓 粵ICP備18082151號-1 粵公網安備:44050702000845 |